为总结推广美育教研室创新实践经验,深化新时代美育教学改革,4月2日下午,社科部组织召开“美育教学创新改革研讨会”。

会议以“校馆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美育实践路径创新”为主题,结合此前美育教研室在王羲之故居开展的沉浸式教学案例,系统研讨美育课程改革方向,并规划下一阶段全域美育体系建设方案。社科部相关负责人、美育教研室骨干教师参会。
以实践为基:创新模式赋能美育改革
研讨会伊始,美育教研室负责人以《从“教室”到“文化现场”:沉浸式美育教学实践》为题,详细介绍了活动设计理念、实施成效与反思。与会人员肯定了美育教研室与王羲之故居合作的实践成果,将课堂搬到博物馆、文化遗址,不仅是教学场景的转换,更是育人理念的革新。此次实践活动突破了传统美育的“围墙”,让学生在与历史对话中实现审美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双重提升,为全校美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。
聚焦改革:构建全域美育生态体系
会议围绕“如何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美育教学优势”展开专题讨论,形成三大改革共识:
1.深化校馆合作机制:与临沂市文博单位、非遗传承基地共建“美育实践基地群”,开发系列主题课程;
2.打造跨学科美育课程:以社科部现有传统文化大思政课为基础,深化红色文化、非遗技艺等特色资源融入,构建“文化传承+美育实践”双轨融合课程体系;
3.强化师资协同培养:邀请文博专家、非遗传承人担任“美育导师”,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文化解读能力。
与会老师讨论建议:“高校美育需扎根地方文化土壤,未来可探索‘研-学-创’一体化模式,引导学生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传播者与创新者。”会议明确以“沉浸式、在地化、跨学科”为核心,实施“行走的美育课”拓展计划。
行动纲领:推动美育系统性重构
最后王光荣书记总结强调:“美育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。我们要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,推动美育从‘单点创新’走向‘系统重构’,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具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医学生。”
未来展望:让美育成为文化传承的“新桥梁”
根据规划,山东医专计划将于近期联合王羲之故居、临沂市博物馆、临沂市美术馆等单位,开展主题研学、非遗工坊等系列活动,进一步扩大美育辐射力,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。